所有栏目
407

助力绿色公路建设,维特根就地冷再生技术绿色环保

2020/7/17

2014年,交通运输部提出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的战略决策,实施绿色公路建设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在绿色公路建设过程中,坚持以质量优良、耐用好用为前提,重在“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服务提升”三方面实现突破,以控制资源占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公路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要点,整体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水平。

而维特根路面冷再生技术可以循环利用旧路面材料,减少项目建设需要消耗的天然石料数量,施工过程节能减排,正是符合绿色公路建设理念的理想施工技术。今天,小维就为大家介绍下按照添加剂的不同,两种主要的路面冷再生技术类型——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和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

适用性: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属于半柔性结构的范畴,而柔性基层是许多发达国家常用的路面结构形式。近年来,其优良性能逐渐引起我国建设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在高等级公路大修工程中有着很好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技术优势:

①抗反射裂缝: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的强度和耐疲劳等路用性能接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完全可将泡沫沥青混合料代替高等级公路的下面层。

②提高路面结构强度等级:泡沫沥青冷再生层通过基层承载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实现道路结构强度等级的提高。

③再生层结构完整:冷再生成型厚度与沥青路面相比明显要厚,经机械化破碎翻拌和充分压实,路面结构中不会出现薄弱界面。

④缩短施工工期:与其他维修施工工艺相比较,工期短、养生期短、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缩短了施工期间中断交通的时间。

⑤有利于交通通畅和减少对环境影响:避免了材料的来回运输,降低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以及材料粉尘对道路周围环境的影响。

⑥再生混合料配和比准确:泡沫沥青、水泥等粘结剂喷酒时,自动控制,保证了再生混合料的均匀性。

⑦常温施工、低碳环保:原路面材料得到全部利用,再生料无需加热,常温下即可进行施工。

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

适用性:水泥就地冷再生层可用作道路的底基层或基层,较适合应用于国省干线、市政道路与乡村公路,而且在雄安所在的华北区域也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

技术优势:

①成本低:水泥就地冷再生,由于全部利用了旧的铺层材料,从而减少了道路维修或改造时旧铺层材料的挖起运输、废置和新材料的购置,从而使成本下降。

②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对旧道路材料几乎100%的再利用,减少因新砂石料的开采以及旧沥青混凝土的转运、填埋处理等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应用基础好:水泥就地冷再生材料属于半刚性材料,其特性非常接近水稳材料,而水泥是常用的稳定剂,其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和成熟。目前国内普遍将水泥就地冷再生材料应用于国省干线和乡村公路的底基层或基层,且使用性能良好。

④交通及周边干扰小:再生方案将原路面面层和基层一次性再生,可以解決基层病害,再加铺一层新路面后对于路面标高影响较小,有利于公路路面排水方便公路沿线居民日常生产生活。

 

1998年,维特根将绿色低碳的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引入中国,在过去的 20 多年中,维特根冷再生技术在全国所有省份皆有应用,应用面积超过 3 亿平方米。在路面再生领域,维特根拥有更全的再生设备产品线,可以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维修,提供包括水泥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泡沫沥青(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内的不同技术应用。

这些再生技术应用都具有低碳环保、节约自然资源的优势,非常符合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绿色发展道路的理念,乃道路养护领域大势所趋。(来自维特根中国,有删减,若侵删)